索引号 | 12330300769628796Q/2023-00007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3-01-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住房公积金“部省合作示范点”的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数字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安全发展,不断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住房消费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发展。 今年初,温州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住房公积金部省合作联系点,写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得到部司和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住建部公积金监管司司长杨佳燕多次视频连线听取汇报,住建部公积金监管司副司长王旭东、住建部干部学院副院长全河、住建部重点课题调研组先后来温州专题调研指导。同时,列入第二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城市,率先在龙港试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被纳入了省共富办评审典型案例。7月底,我市住房公积金存贷款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09.48亿元,稳居全省第三。系统内1人获得全国住建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鹿城管理部满票进入省建设厅“红旗窗口”评审终审环节。 (一)坚持以做好“四统一”改革后半篇文章为主线,管理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手抓重点指标,一手抓管理运行,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有效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机制“四统一”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成效、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对标“全省第三极”的定位,顺利完成重点指标。紧盯省厅考核综合排名前三的目标,制定全年重点任务清单,全力开展扩面“增量保质”、缴存归集攻坚、公转商置换等三大行动,狠抓指标提升。截至10月底,全市实缴人数95.68万人,月均实缴88.39万人,完成率133.96%;归集150.89亿元,完成率84%;支持住房消费185.82亿元,完成率82.90%;存贷比95.72%,在合理区间;逾期率万分之0.22,低于考核要求的万分之0.57。 2.对标“稳进提质”的要求,精准助力企业纾困。积极制定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走访大调研大落实”行动,制定“一企一策”精准助企纾困。截至10月底,累计申请缓缴企业10家、职工118人;受疫情影响,贷款不作逾期处理的有18笔、金额583万元;享受提高租房提取额度的有30531人,金额2.5亿元。同时,积极响应市委“抗疫情、创文明、保平安”行动,组建了“红动公积金”志愿服务队,积极下沉一线,服务社区基层多达600多人次。 3.对标“除险保安”的部署,有效防控系统风险。召开全系统风险防控现场会,统筹资金贷前、贷中、贷后安全管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12项。一是突出抓好资金管理,截至10月底,按计划开展13期资金竞存,涉及金额26.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6.92%。二是突出抓好楼盘管理,创新实施楼盘签约五项机制,实施联审联评回头看。今年与81个楼盘签订合作协议197份,发放公积金贷款77.44亿元,在促消费、保交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突出抓好数据安全,全力做好二十大期间网络安全保卫工作,开展机房应急和容灾演练;积极建立合作银行的数据共享全程动态监督机制,加强等保安全建设。 (二)坚持以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为主线,边谋划边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全国示范”的使命担当,主动与部司、省厅沟通联系,逐步建立司市常态化协调机制。结合温州实际,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形成了系统性的联系点建设工作方案,其中部分试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1.积极融入大局谋划推动。进一步贴近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将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写进了市党代会报告;将年度制度扩面纳入市对县(市、区)重点工作考核内容;把灵活就业人员建缴公积金、民营企业制度扩面等内容写进全市“扩中提低”实施方案,写进市政府2022年度共同富裕工作要点和年度重点工作专班,有力推动了各项任务落实。 2.积极推动试点先行先试。一是积极试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公积金制度。8月份,在龙港市率先改革探索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纳入公积金建缴范围,帮助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建房及购买农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时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首批在13个社区试点,覆盖人群2万余人。二是试点个体工商户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心率先以鹿城、龙湾、瓯海三个区的个体工商户建缴为重点,先行先试,逐步探索出工作方式和政策体系。出台了《温州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全市已有3万余名个体工商户缴存了住房公积金。三是试点产业园区企业职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以解决产业工人住房问题为切入点,积极与电信公司、现代集团、金帝集团等代表性企业开展研讨试行,把企业用于解决职工住房的费用、成本转化为住房公积金,促进企业全员建缴。 3.积极推动数字赋能落地见效。一是积极领办全国电子身份证照应用项目,推动“刷脸”办事模式。完成购房提取、还贷提取、账户转移等3个场景的应用改造,打通了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的对接端口,成功实现了电子证照加注件的引用和留档存证。二是积极领办省厅“金心惠企”项目,优化营商环境。牵头省厅“金心惠企”创新试点项目,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平台已试点上线,初步为39户企业提供增信融资产品,授信贷款总额超5400万元,并实现“1日接单、3日审批、5日授信”目标,相比传统信贷模式加快4天左右。三是积极打造“智慧窗”全流程监管平台,深化数据治理。打造住房公积金“数字大脑”,并融入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和市公共数据平台。“智慧窗”已经接入了13家公积金委托银行的日常账户数据,对资金实时追踪比对。同时加强对楼盘签约数量、商品房拟贷数量、拟贷款金额等数据的监控,在决策、督考、服务、风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2022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制度覆盖范围和住房困难群体还存在错配,尤其在新市民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中,大多还没有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二是单一使用渠道和多元化住房需求还存在错配,公积金只能用于职工住房消费,无法满足职工多元化消费需求。 二、2023年重点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入推进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为主线,积极实施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为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温州样板。 2023年主要业务目标:月均实缴职工人数91.18万人,全年归集资金力争达到183亿元,支持住房消费力争达到229亿元,住房贷款率继续稳定保持在96.5%左右,贷款逾期率稳定控制在0.02%以下。 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开展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的“共富”实践与创新。将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考核内容,形成工作机制,构建部门联动、机构主动、全线发力的扩面工作格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加大行业扩面,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和瓯江口、经开区非公企业职工扩面三大增长极。一要加强行业扩面力度。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建立联合扩面机制,全力推进全市社区干部、公交、环卫、协辅警、执法辅助等城市公共事业服务人员和民办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民办教职工建缴,探索村干部、为农服务人员、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推动制度向全市域各类就业群体覆盖。二要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制度试点。以第二批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试点城市为契机,协同相关部门优化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落实住房公积金缴存所得税、缴存补贴等政策,持续推进民营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推动住房公积金助力优化居民初次和二次收入分配,助力扩中提低,促进共同富裕。三要完善非公企业扩面机制。成立经开区、瓯江口联合扩面专班,加强人员力量配备,协同银行走访企业,建立“一企一策”建缴方案,推动非公企业扩面。 (二)开展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共富”实践与创新。全面提升住房公积金自主创新能力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进住房公积金优化使用,实施租购并举住房政策,发展租赁住房,助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安居稳业。一要坚持“以租为先”完善住房公积金功能。以发展租赁住房为切入点,初步谋划利用计提的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定向供应给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企业职工;推广“补贴(住房费用)改住房公积金、多主体提供租赁住房、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等企业职工住房解决方案,推动民营企业住房保障方式改革;推行团购租赁、租金打折、免押金、按月提取代付房租等租房优惠和便利,促进企业减轻负担、帮助新市民在温州安居。二要优化贷款政策充实“工具箱”储备。坚持缴存贡献与贷款权益相匹配、限高与保低相结合、消费与保障相平衡,完善以存评贷机制,提升贷款占比和贷款额度,推动应贷尽贷、足额支持;坚持保基本的原则,优先支持首套自住住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统筹考虑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和房地产调控,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预期引导、市场调控作用。三要推进资金统筹和融资管理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市级住房公积金资金池,创新改革财务管理制度,推进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研究住房公积金应对风险的需求,探索优化住房公积金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标准和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开展住房公积金流动性管理研究,有序探索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建立以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为主、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为辅的资金融资运作新模式。 (三)开展数字赋能智慧公积金的“共富”实践与创新。积极推动住房公积金融入全市数字化改革,积极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和平台支撑体系,升级改造住房公积金业务核心系统,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制度扩面、住房公积金使用、研判发展趋势、强化风险防控等提供支撑。一要完善“浙惠公积金·金心惠企”应用场景。依托温州市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数据和职工使用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惠企增信”“惠企联办”“惠企帮扶”等服务场景,不断推进企业增信增值、企业帮扶减负、企业全生命周期联办等住房公积金利企服务事项,形成住房公积金利企惠民、促进共富的市域典范。二要打造“浙惠公积金·无忧租赁”应用场景。重点围绕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就业群体租赁住房资金支付问题,加强与租赁机构、商业银行、市直部门的多跨协同,整合资源、集成优惠政策,打造“租、住、服、管”一体的住房公积金服务平台,为缴存企业和缴存职工租赁住房提供住房公积金优质服务,促进安居稳业。三要打造跨部门“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推进住房公积金办事事项跨部门业务链整合,打造住房公积金与企业开办、员工录用、职工退休、新居民等多个相关联事项为“一件事”的应用场景;推进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业务跨部门、跨层级延展提升,深化“贷款一件事”、“提取一件事”,推进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造住房公积金“一件事”温州样板。四要打造数字化集成改革试点应用场景。深化建设住房公积金“智慧窗”平台,打造覆盖业务、资金、财务和服务的智能内控体系和决策体系。紧扣国家公安部、国办电子政务办联合推进应用场景试点工作部署,推动住房公积金办事事项全省率先应用电子身份证等电子证照,实现国家试点在温州市住房公积金智治管理融合应用。 (四)开展公积金服务转型提升的“共富”实践与创新。坚持党建引领,以住建部部署的“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专项行动为载体,坚持把为民服务融入到住房公积金行业文化建设中去,积极锻造公积金先锋队伍,打造公积金服务示范窗口。一要推进服务标准示范提升。积极领办推进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线上服务标准”工作任务,开展住房公积金线上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探索,完善温州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的基本目录、要素信息,建立服务事项目录库,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实现“省内通办”“区域能办”“跨省通办”。二要推进全系统文明创建示范提升。以“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字号荣誉创建为目标,深化“红旗窗口” “模范清廉机关”等载体建设,积极组织“红动公积金”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推动干部向一线下沉、服务向基层延伸。三要推进共同富裕“公积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聚焦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流程优化,整合住房公积金和银行的资源,深化“客厅式”的“公积金+金融”服务室建设,实现一站式集成办理。积极扩大“公积金+金融”服务外延,一揽子提供与住房消费相关的金融服务,推动服务的集成化、便捷化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