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300769628796Q/2024-0001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4-02-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求创新、助共富;夯基础、激动能;防风险、强机制”18字统筹发展方针,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单位,聚力打造具有温州辨识度的部省合作联系点标志性成果,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发挥住房公积金的应有作用。 今年初,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温州市推进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实施方案》,并获得省建设厅、住建部批复,得到了高度重视。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副司长王旭东在温州开展蹲点式工作调研,省建设厅施卫忠副厅长专程赴龙港调研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住建部干部学院副院长全河、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虞晓芬先后来温州专题调研指导;李无文副市长专程赴北京与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司长杨佳燕进行面对面沟通座谈,研究温州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工作。同时,“住房公积金长租房”全国试点在我市落地,截至目前,已推动民科产业基地安心公寓一期、二期纳入住房公积金长租房管理。 (一)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高标准攻坚重点任务落实见效。按照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年度重点项目,紧紧把握“进一步发挥好住房公积金的平台作用,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工作导向,一手抓重点指标先列,一手抓政策惠民利民,提升住房公积金在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中的贡献度,提升住房公积金转型发展中群众的获得感。 1.对标“全省第三极”定位,顺利完成重点指标。紧盯省建设厅住房公积金年度考核综合排名“保三争一”的目标,制定全年重点任务清单,推动“3510”工程落实,狠抓指标提升。截至10月底,全市缴存住房公积金单位3.75万家,同比增加8.52%,实缴职工96.31万人,同比增加0.66%。全市归集住房公积金163.26亿元,同比增长8.19%,提取住房公积金122.37亿元,同比增长12.90%,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含公转商置换)83.22亿元,同比增加7.46%。期末逾期率为万分之0.19,预转现未办结率为6.34%。 2.对标“住有所居”要求,支持职工稳业安居。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实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普惠化政策,支持缴存职工刚性住房消费。统一全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调高贷款倍数从6倍至12倍,取消缴存地购房套数认定,提高无房租赁提取额度至1600元,进一步支持缴存职工安居稳业。同时,专项制定了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围绕“缴、租、贷”打造“租购并举”一体化综合保障体系,提供全职业生命周期住房公积金服务,为我市吸引人才、拴心留人贡献住房公积金样板力量。 3.对标“重要窗口”部署,充实政策工具箱。坚持“小窗口、大服务”的理念,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行住房公积金服务多渠道“全程网办”、跨区域“全省通办”,服务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一是实现住房公积金贷款抵押预转现“一件事”。创新“预转现”办理模式,积极对接不动产部门,推动不动产部门在受理职工不动产正式登记申请时,对于有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同步办理“预转现”,实现“预转现”无感办理,显著降低贷后管理风险。二是大力推进“跨省通办”服务。实现提前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前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等11个高频服务事项“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得到群众大力好评。截至10月底,通过“两地联办”方式办理异地购房、还贷提取、离职、退休提取等共计493笔,提取金额3190万元。三是研究对接“带押过户”工作。积极与不动产部门、公证处、银行等机构开展四方会谈,商讨起草我市个人商品房“带押过户”事宜,形成了初步方案。 (二)围绕改革创新主题,高站位推动联系点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按照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明确温州住房公积金要以制度改革“突破口”和“试验田”的工作要求,发挥政府支持、部门联动的体制资源优势和干部队伍专班化运作的工作合力,打造了一批住房公积金主导作用明显、温州市域县域辨识度鲜明、并且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1.坚持融入大局谋划改革项目。紧扣“住房公积金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推进与发展”的要求,深入融入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将联系点建设的相关重点工作列入市委“扩中提低”实施方案、市政府“1+5+n”重大改革清单、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市域样板2023年工作要点、温州市都市区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和温州市营商环境优化“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等战略布局,并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三个专班的成员单位,更有利于住房公积金职能充分发挥,也为住房公积金事业服务发展大局搭建了更宽平台。 2.坚持“一县一品”先行先试打造项目。坚持“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项目化推进”的模式,推动项目创新与各县(市、区)产业布局相适应。一方面,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项目。以获批全国第二批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城市为契机,聚焦我市“个体工商户、退役军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烟草零售业、福利彩票点、民宿行业、渔业加工”等首批十大行业,探索了委托银行发放缴存优惠券,对特定对象进行配缴,选定区域试行缴存利息补贴等政策。在管理上采取同权使用政策、统筹运用资金、委托单位代管、分类集群管理等模式。截至10月底,全市灵活就业人员实缴住房公积金54262人,累计无房租赁、购房、还贷等提取超过22.98万人次,提取金额10.05亿元,其中有8470户申请住房公积金,共发放贷款33.45亿元。 另一方面,实施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援企助共富示范项目。围绕营商环境优化“一号工程”、“两个健康”建设、人才招引等中心工作,统筹推进海经区经开区规上企业、乐清瑞安平阳园区产城、龙湾瓯海环大罗山科技型企业、瓯海预制菜企业扩面项目等非公企业扩面项目,以主管部门联合发文、合作银行分别认领、专班专人跟踪推进的方式,进一步扩大非公企业建缴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截至10月,全市新增非公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493家,新增缴存职工11288人。 3.坚持党建引领干部参与推动项目。紧紧围绕住房公积金要“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作用,更好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工作导向,结合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开展住房公积金提质增效、示范引领、数字赋能、服务提升和担当争先五大行动。借力“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大解题”,推行“党建+项目+干部”模式,成立部省合作联系点7大任务重点工作专班,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把干部放在一线、放在攻坚的前沿上历练培养;推行干部考核画像,实施后备干部库管理等,并按照“结构优化、人岗相适、激励干部、促进事业”的原则,切实把优秀干部选配到领导岗位上,增强全系统改革创新突破的勇气与决心。 (三)围绕风险防控主责,高标准构筑事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始终坚持“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完善制度机制,严密防范制度性、过程性、结果性各类风险,全力守牢底线、冲好高线,确保“质量高、增速快、带动大、后劲强”。 1.聚焦资金平稳高效运行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落实楼盘合作签约管理机制,建立贷款楼盘合作签约风险预防化解处置机制,建立楼盘风险关注事项清单、贷款楼盘风险项目清单、楼盘签约风险处置机制,并加强与风险专班、住建、不动产等部门的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有效统筹兼顾了住房公积金风险防控工作与上级“保交楼”任务要求。二是抓好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按年度计划有序开展资金竞存工作,规范管理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确保资金安全与效益,预防廉政风险。三是抓好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优化财务核算操作规程,梳理优化财务管理制度,举办财务辅助核算工作交流培训会,有力提升各分支机构财务辅助核算以及计划管理等工作水平。 2.聚焦数字化赋能平台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迭代“金心惠企”应用。深入开发“惠企融资增信”“惠企融资减负”“阶段性纾困减负”“助企业上市服务”四大功能,搭建政务金融数据多跨共享机制,对公积金建缴企业进行数字画像。算好“企业建缴一本账”。二是完善推动“智慧窗”管控平台建设。开发“资金月历”模块,建立资金自动对账机制,提高协定存款安全管理水平与资金风险防范水平;开发、上线业务数据共享安全督查功能,加强政银业务数据共享安全管理;建设合作银行联合扩面任务管理模块,加强联合扩面任务量质管理。三是高质量推进征信项目系统建设。研究制定《个人征信管理实施细则》,完成征信数据查询功能开发,并通过了住建部的查询测试。 3.聚焦巡察整改全面落实保障高质量发展。严格按照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第二巡察组巡察整改意见为要求,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以“13个方面34个问题”为整改重点,紧扣整改要求,细化整改措施,加大纠错整改力度,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切实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落实,切实推进党风廉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领导建设,制度机制性建设持续推进,努力为住房公积金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回顾2023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问题,一是部省合作联系点阶段性标志性成果还不够丰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仍有待提升。二是智慧公积金全对象、全项目、全事项覆盖还不充分,数据资源体系和平台支撑体系仍有待健全。三是受大环境影响,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住房消费等主要数据指标不容乐观。 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 2024年,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设厅的重要工作部署,开展主营业务、资金质效、数字化改革、综合服务的“四个提质赋能”攻坚行动,深化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深入推进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加快全领域、全方位工作转型提升,切实为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温州样板。 2024年主要业务目标:实缴职工人数90万人,全年归集资金力争达到201.80亿元,支持住房消费力争达到210亿元,住房贷款率继续稳定保持在95%以下,贷款逾期率稳定控制在0.02%以下。 重点开展好“四大提质赋能行动”,进一步推进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主营业务提质赋能行动,打造联系点建设更多新成果。紧紧围绕联系点建设总体部署,立足党委政府改革发展实际,紧扣“住房公积金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推进与发展”“进一步发挥好住房公积金的平台作用,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工作方向,创新工作举措,创造出富有温州特色特点的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一要打造温州民营经济发源地制度扩面新样板。坚持多跨协同,推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纵深践行,综合集成多部门对民营企业补贴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科学合理辅导企业进一步调整工资发放结构,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规模,助推企业在安全的大环境下高质量发展。二要打造适宜新市民青年人就业发展的温州新高地。坚持租购并举,大力支持“两新”群体在温州租的好、住的好,发挥好租赁随时提全额提核心用意,不断完善政策供应链和惠及面,有效撬动两新群体在温州安心就业、安心创业、安心发展。三要紧紧打造全国首创的住房公积金长租房管理样板。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动龙湾区住房公积金长租房试点工作,精准落实。提升租赁住房居住环境、提升租赁住房管理服务、提升租赁住房定向减租、提升租赁住房便捷服务等一系列举措。适时邀请住建部、省厅领导莅临温州对样板工程工作成效进行评估验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温州惠民安居、助企发展住房公积金长租房管理新模式。四要打造百花齐放的住房公积金联系点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坚持共富共享,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资金二次分配,以资金有效反哺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为出发点,锚定地方社会经济特征,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范围,形成具有温州标识度的“一县一品”示范案例。 (二)开展资金质效提质赋能行动,打造资金精准管理新模式。进一步强化资金高效管理,有力防范风险,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要深挖降本增效潜能。将住房公积金资金多于1.2倍月资金使用量的部分,根据资金量规模合理安排存放七天通知存款、三个月、半年期、一年期定期存款。二要长线规划年度资金竞存方案。谋划制定三年期定期存款规划方案,按季度组织资金竞争性存放,达到业务平稳运行、资金竞存规模奖惩有度、资金存储效益明显的基本目标。三要提升资金计划管理精细化水平。在月、季、年资金计划管理基础上,试行各分支机构自行编报与市管理中心调整下达相结合的模式,对年度计划执行率增加按季度序时完成率考核,综合开展考核。 (三)开展信息数改提质赋能行动,打造业务财务综合管控新平台。围绕助力共同富裕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总战略,打造“多地联创、引领未来”走在全国前列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汇聚多方合力组建专家团,以公积金行业视角融入微服务架构、超融合虚拟化、开发运维一体化、信创数据库等先进理念和经验,展开新系统图景的描绘。二要高质量推进新系统建设。通过数据流通利用、共享交换以及技术手段创新,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应用场景,学习借鉴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优化完善业务管理运行模式,运用数据共享渠道,实行多跨协同业务模式。三要做好财务“统一核算”后半篇文章。修订完善全市财务统一核算操作规程,以新系统开发建设为契机,完善财务辅助核算、公转商贴息核算、手续费核算等相关财务流程,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开展综合服务提质赋能行动,打造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新高地。坚持党建“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职能定位,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一要深化党建引领推进党业融合发展提升。做深做实“支部建在项目上”“书记办实事”“党员+项目+干部”举措,激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住房公积金“铁军队伍”。二要深化文明创建推进服务大提升。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巩固系统“省级文明单位”和各类“国家级”创建成果,提档升级推动“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住房公积金服务大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强化窗口作风效能提升,推进服务模式大转变,唱响“红动公积金”志愿服务品牌,为缴存职工提供更具体验感、获得感的住房公积金服务。三要深化品牌打造推进创先争优提升。以“建设红旗窗口、争当服务先锋”“五星双强”党支部、“清廉公积金”“模范机关”及司市党建联党联建等为载体,积极打造“共建、共享、共富”温州住房公积金党建品牌,全覆盖推进创先争优提升行动,以高质量的机关党建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水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