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0300769628796Q/2025-0000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5-02-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今年以来,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建设厅和温州市“强城行动”三年计划和打造“双万”城市目标,扎实推进住房公积金助力共同富裕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持续发挥好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试验田”和“突破口”的作用,有力实现温州市住房公积金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重点亮点工作及成效 截至12月底,全年实缴106.87万人,完成率102.61%;全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203.17亿元,完成率103.64%;存贷比84.00%;逾期率万分之0.055。 (一)扎实推进部省合作联系点重点工作。今年来,在部司、省厅、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要求,紧密围绕全国住房公积金重点工作任务,稳妥有序推进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温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一是扩大住房公积金长租房项目亮点成效。深入贯彻落实住建部关于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住房公积金长租房龙湾试点,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打造出具有住房公积金品牌特色的“安居小镇”,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提供温州探索经验。到目前为止,龙金家园的知晓率、入住率、建缴率和投资收益率均得到有效提升,为盘活国有资产,解决企业职工居住难、安全管理难,实现新市民青年人住有宜居,助力我市拴心留人提供了有效路径。同时,我们扎实推进“公积金+金融机构+住房租赁”业务合作场景,建好具有温州独特知识产权的住房公积金长租房智慧管理平台。二是实施五县联动助力退役军人和“老东家”安居共富项目。今年3月16日,副省长、市委张振丰书记就退役军人建缴住房公积金推广复制作出批示,为五县住房公积金助推退役军人和“老东家”区域就业人员安居共富示范带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此,我们坚持市县两级联动,强化多跨协同,紧密对接财政、属地政府等,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多轮座谈磋商,协调落实了补贴经费。截至12月底,泰顺、文成、平阳、苍南、龙港五县的退役军人建缴补贴已经明确并落实,共有退役军人47068人,其中21岁至60岁28401人,正常在缴1.47万人;发放配缴补贴63.0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5829笔,金额22.25亿元。三是深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去年底获得省委改革突破奖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全力深化社员建缴改革工作,在面上加大宣传力度,拍摄《筑梦龙港 安居未来》改革宣传片,在龙港新闻APP首页上开设住房公积金业务服务专区。同时,全力打造典型案例,选取华中社区、中对口社区、李家垟社区等社区列入改革典型社区候选清单,研究制定典型社区打造方案。截至12月底,累计建缴9277人,归集余额2127.20万元,累计发放贷款83笔2709.4万元,项目存贷比1:1.27,享受配缴347人57.21万元。 (二)积极调整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一是聚焦新市民、青年人两大群体,持续放大政策红利。加大对新市民、青年人无房提取、租赁直付、长租转购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产业园区职工租住长租房、园区公寓等;发挥住房公积金“杠杆”作用,培育长住新市民、青年人住房消费能力,助力购房安居稳业。二是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支持人才政策。深入实施“510+”大学生引聚行动,推出应届毕业生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优惠政策,鼓励支持更多大学生“来温州·创未来”。加大高层次人才购房支持力度,根据人才分类,分层次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同时,在瑞安市试点推进住房公积金支持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行动,对45周岁以下新开户职工予以缴存补贴。三是放宽职工住房消费和住房保障的政策。今年以来创新出台11条政策举措,如放宽贷款套数认定标准,支持房票安置对象使用住房公积金,加大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贷款支持力度,推出住房公积金直付首付款,商业性住房贷款转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等,有效提高我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助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有力整合资源增强发展动力。一是创新探索构建资金综合管理运行新模型。围绕资金管理“安全、平衡、高效”要求,探索构建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运行综合模型,推动资金管理效益最大化。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整合金融机构、科技公司、高等院校各方资源力量,与首信科技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专家学者就构建资金综合模型项目的研究内容、设计框架、资金预算开展对接探讨,夯实构建资金模型的理论基础。二是建设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新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系统建设按“一事一议”流程完成建设审批、通过技术评审,完成系统建设方案论证。9月,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陈燕处长带全国专家组到温州,对新系统的建设理念、总体设计、技术架构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随后我们根据陈燕处长的推荐,立即赴重庆、遵义、昆明学习考察,受益匪浅,进一步明确了优化完善组织框架、系统框架、管理模式的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打造住房公积金宣传工作新体系。我们根据新市民、青年人的特点,创新他们乐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加强与移动、电信合作打造住房公积金线上直播平台;创新电信大篷车宣传举措,开展“共享社.幸福里”巡回宣活动;拍摄《住房公积金那些事儿》系列微短剧,通过视频号、公众号推送宣贯。同时,依托电信营业厅、银行网点及社区力量,创新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漂流瓶”活动,与温州农商行合作设立“科创青创文创”三创“双金”综合服务站,与公安局、总工会等部门联合打造驿站阵地,为各类客群提供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 (四)强化党建赋能公积金铁军队伍建设。一是有力打造了住房公积金铁军品牌。围绕管理、服务、作风、效能、保障等方面,形成1+N管理制度和相关口号、标识。与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兴业银行温州分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搭建了党建斌能、理论研究、联学联建新平台,为发挥部门与高校合作优势,助力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助力。二是有力建设了住房公积金铁军阵地。按照“可学、可看、可复制”的要求,推行“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提升年”行动,深化系统“一核四点”党建文化打造,完成了泰顺“住房公积金党建文化陈列馆”改造提升工作。三是有力树立了住房公积金铁军文化。联合移动公司开发完成“住房公积金数字党建平台”建设,以“书记谈党建”为引领,有力展示了系统党建工作成果成效和党员队伍形象。四是有力锻造了住房公积金铁军作风。扎实推进了党纪学习教育,市县联动开展“清廉单元”“清廉窗口”“清廉示范点”等系列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清廉公积金”的良好形象。 (五)统筹兼顾服务质效和风险防控。一是迭代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升级政务服务2.0、“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应用,开发优化“跨中心按月还贷提取”、省金综平台“偿还购房贷款本息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事项”、“法院执行一件事”、“企业开办变更一件事”等事项,梳理贷款审批、发放及回收等各流程各环节的工作制度,形成全安全周期的监管机制。二是统筹做好楼盘签约管理服务。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应对楼市变化,持续优化贷款楼盘合作签约风险预防化解处置机制,建立楼盘风险关注事项清单、贷款楼盘风险项目清单、楼盘签约风险处置机制,加强对房开企业在建楼盘资金监管,全市实行联查联防。在此基础上,对符合风险防控要求的楼盘做好签约服务,加速资金回笼。三是构建智慧管控综合体系。聚焦稳运行、保安全,与时俱进提升“智慧窗”平台智治水平,优化每日数据监控、赛马图、项目制考核等功能,做好大额资金管控,全面推行过程管控、精准管控、数据决策,为研判发展趋势、强化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围绕住房公积金助力部省合作联系点建设主线,不断巩固深化项目化运行模式,做强做大事业发展的基本盘,全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示范引领的标志性成果,助力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深化长租房发展新模式,打造全国推广复制的示范样板。当前,长租房试点已经得到部司、省厅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我市十三届六次全会相关实施意见将长租房纳入了顶层设计,李市长主持召开的第四届四次管委会也审议通过了长租房项目建设及管理机制的模板,已经具备了复制推广的坚实基础。明年,我们继续要围绕三个方面抓好深化落实。一要建立长租房的 模板、标准。二要推动资金管理机制的落地,在计提的年度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中,分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专项资金,保障长租房工作推进。三要建立领导工作专班机制,强化财政、住建、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协作,实行专班化运作,对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确保长租房新项目优质高效。 (二)聚焦人口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助力国家创新型城市跨越发展。围绕我市打造人口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研究住房公积金进一步支持各类人才留温就业创业共享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我市打造“双万”城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提供强劲支撑。一要构建科技创新企业与创新型人才双向奔赴的一流环境。在住房公积金、科技局、税务局、统计局四部门联合发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企业建缴住房公积金工作,推动科技产业链、部门协调链、高知人才链、政策创新链、惠企服务链“五链融合”,为我市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R&D指标,助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有效助力。二要助力打造高素养技能劳动者来温创业高地。围绕住房公积金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联合商会召开座谈会、宣讲会,帮助企业算好“效益账”。加强工会、市监、人社等部门之间联动,大力支持将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劳动合同,从规范劳动用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角度促进公积金扩面工作。引导企业借用加薪、招录等节点,调整工资结构建缴公积金,鼓励将员工租房补贴、技能型人才激励资金等转化为住房公积金缴存资金,打响“温暖营商”品牌,推动稳岗就业、拴心留人,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三要助力我市成为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加大对青年人群体的政策支持力度,继续落实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行动计划”补贴政策,构建线上宣传、线下增值服务、协调沟通“三大阵地”,在创业资助、融资服务、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打造更好的青年人集聚环境。四要助力建设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的安居稳业之地。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土地制度改革,在龙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市民化、泰顺农民下山大搬迁的经验基础上,深度谋划住房公积金政策、项目,提供住房公积金政策扶持,优化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租购住房的资金积累和支付能力,增强其住房消费意愿,扩大我市商品房购房增量的潜在客群,为我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住房公积金的重要作用。 (三)创新住房公积金政策储备箱,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要提高住房消费支持力度。强化房地产市场形势研判,有序提高无房提取额度,调整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优化贷款最高额度、倍数及期限。二要推动住房公积金好用易用。推出开户补贴、缴存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探索住房公积金增值服务到C端项目,通过银行让利给企业,住房公积金资金竞存给银行的方式,拓展制度覆盖面。三要推动住房公积金好办易办。强化省、市相关部门协作,形成多跨协同、数据共享的线上密集网,将便捷服务逐步拓展至商业贷款还款约定提取、离退休提取等,让公积金业务逐步向“线上办理”为主、“线下办理”为辅,机审为主、人审为辅靠近,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公积金秒办服务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四)引领智慧公积金发展趋势,建设温州建全国用的新系统。积极落实部司新系统建设工作要求,以“开放格局、创新融合、互促互进”为理念,立足温州独有的经济特色和业务模式,吸纳全国公积金行业和数字领域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建设时序安排,确保打造出具有引领数字化前瞻性、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系统,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招标采购和系统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核心业务的切换和上线工作。同时,在新系统建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住房公积金行业“组件超市”,稳步推进安全可靠应用替代工作,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可复用的、容易推广的方法论,向部司争取作为全国信息化建设样板。 |